在生成式人工智慧快速發展的時代,單一的 AI 工具已無法滿足複雜的工作需求。ChatGPT 憑藉其強大的自然語言處理能力,廣泛應用於寫作、總結、規劃與創意發想等任務,成為眾多使用者的核心工具。然而,若將 ChatGPT 與其他專業 AI 工具結合,進一步擴展其應用範疇,則可打造出真正高效的「多模態AI工作流」。
本文將介紹五款與 ChatGPT 高度契合的AI工具,並說明各自適合搭配的功能模塊,從文字生成延伸至圖像設計、語音轉寫、簡報製作與視覺優化,協助使用者實現內容從構思到輸出的全鏈條智能處理。
ChatGPT王炸搭配
ChatGPT + Notion AI
搭配功能:知識內容結構化
Notion AI 作為一款結合筆記、任務與知識管理的工具,能夠將非結構化的文字轉換為條理分明的資料模組。ChatGPT 可負責生成主題相關的初稿內容,包括文章草案、研究摘要、任務計畫等,而 Notion AI 則接手進行內容分類、條列、摘要與格式化處理。
透過這種 AI 工具搭配,使用者能快速完成從「創作」到「歸檔」的全流程,並將生成內容納入長期知識庫,便於日後查詢與應用。此組合特別適合用於制定工作計畫、撰寫專案紀錄、建構知識架構與進行團隊協作。

ChatGPT + Canva
搭配功能:文字轉圖像設計
Canva是一款支援拖放式編輯的線上設計工具,廣泛用於社群圖像、簡報、名片與海報製作等場景。ChatGPT 能夠根據目標主題或活動需求,快速生成標題、主視覺標語、廣告文案或社群貼文語句。這些文字內容可直接套用至 Canva 的設計模板中,達到從內容生成到視覺輸出的無縫連接。
此搭配不僅提高了非設計背景使用者的製圖效率,也確保文案與設計風格的一致性。無論是日常營銷物料製作,或是企劃簡報封面設計,都能透過 這種 AI 工具的結合快速完成。

ChatGPT + PicWish
搭配功能:一鍵生成爆款宣傳圖
PicWish 為一款專注於圖片智能處理的 AI 工具,提供背景去除、圖片修復、圖像翻譯、AI精修與背景融合等功能。ChatGPT 在此過程中主要負責文字提示的生成,例如商品圖的標題、副文案、廣告語,或是 AI 提示詞(prompt)用於引導圖像處理方向。
當使用者需要製作電商商品圖、社群推廣圖或多語言市場素材時,可先透過 ChatGPT 撰寫符合語境的文案,之後再利用PicWish生成符合要求的圖片,此搭配大幅簡化了從文字到圖片的內容整合流程,尤其適合中小電商團隊與跨境商家使用。

ChatGPT + Otter.ai
搭配功能:逐字稿摘要與轉寫後優化
Otter.ai 是目前主流的語音轉文字工具之一,能夠將會議、講座或訪談錄音自動轉錄為可編輯的文字檔案。然而,轉錄內容往往過長、雜訊較多,難以直接使用。此時引入 ChatGPT 進行後處理,可有效解決這一問題。
具體而言,使用者可將 Otter.ai 輸出的逐字稿內容輸入至 ChatGPT,指示其進行摘要、重點提取、語句潤飾或分類整理。 此種 AI 工具搭配可大幅縮短資訊萃取與報告撰寫的時間,尤其適用於商務會議記錄、學術演講摘要與顧客訪談分析等場景,顯著提升語音資料的可用性與資訊密度

ChatGPT + Gamma
搭配功能:簡報內容生成與自動排版
Gamma是一款AI驅動的簡報製作工具,能夠根據文字描述自動生成排版整齊、設計美觀的簡報內容。使用者可先透過 ChatGPT 撰寫簡報大綱與各頁核心內容,包括標題、內文要點與敘述邏輯,之後將這些文字直接匯入 Gamma 系統,即可一鍵生成完整簡報。
該搭配可有效解決簡報製作流程中「內容編寫」與「設計排版」分離的問題,並節省在格式調整與圖文編排上的時間。此 AI 工具組合特別適合於產品介紹、行銷簡報、創業簡報等需要快速視覺呈現的場合,提升專業性與輸出效率。

結語:以 ChatGPT 為核心,構建彈性化的 AI 工具生態
上述五款工具分別涵蓋知識結構化、視覺設計、語音整理、圖像處理與簡報生成等應用模塊,與 ChatGPT 的文字生成功能形成高度互補。透過明確的工具分工與順暢的工作流程整合,使用者可依據實際需求靈活調度工具組合,建立屬於自己的 AI 工作系統。
這不僅能大幅提升個人或團隊的工作效率,也有助於推動內容創作、資料整理與決策支持的全面升級。未來,AI 工具的價值將不再取決於單一功能的強弱,而在於使用者是否能以 ChatGPT 為中心,構建出高效、連貫且可擴展的智能應用網絡。
我要評論